专家学者对政界的情况不太了解,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说法,加上先秦以前的很多文字典籍极少而且难懂,造成了现在的“百家争鸣”的局面。
“一勿遗”不管真实意思是什么,从政治语言的角度,“全部杀光、一个不留”的意思是说得通的。正如古代大臣经常向皇帝山呼万岁万岁万万岁,而真实情况是皇帝短命的多,并没有让他活到万岁。现在的官员,都经常在讲话中或在公文中提出“必须”、“确保”、“务必”、“一定”、“100%”、“坚决”、“严禁”等绝对性、斩钉截铁式的词语,其实都只是强调一种态度和语气而已,不代表就一定要达到提到的这个要求,说直接一点就是对官员的话、对公文的条款不要全信,中间有很多假大空的东西,而且事实本身也无法达到那个要求。商汤在打仗之前,涉及到人命关天的事,说要把政敌夏桀之流全部斩草除根、斩尽杀绝、一个不留,也只是战前的动员令中的政治性语言,只是向士兵表明态度和决心,是要玩真的,不是假的,彻底清除政敌,至于是不是能达到这个目标,或者真要做到心狠手辣,还要看后来的情况。如果商汤真是仁慈之人,战前发布动员令,说得再狠一点,也无关紧要,在战争中和战后,注意把握分寸,不要滥杀无辜就行了,商汤把政敌全部击垮,夺得了政权,夏桀之流不再对他的统治构成威胁,放夏朝民众一马是完全有可能的。“一勿遗”解释为全部杀光,字面意义不错,但只是一种提法而已,并不是真要这样做。
评论